这小孩儿虽然看上去个头不大,但风采却有如成人,尤其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眸子,似乎充盈着超乎常人的智慧。
“不知是哪位妇人,竟然生出了这样优秀的儿子!然而误尽天下苍生的,未必就不是这个人。”
王衍生活在玄学之风盛行的西晋时期,在那个年代,评判一个人是否有资格成为名士的标准主要有三点:
他出生在魏晋的名门望族琅邪王家,祖父王雄是幽州刺史,父亲王乂是平北将军,堂兄王戎是太子太傅,族弟王导是东晋宰相。
可以说,王衍的家庭背景极其强大,这也使他有足够的底气,去和那些名声远扬的前辈们平等交流。
他不仅长得帅,有气质,悟性高,口才还十分了得,尤其是他那双纤纤玉手,更是迷倒了万千少女。
他的手异常白皙,当他拿着白玉做的拂尘时,人们都分辨不清哪是他的手、哪是白玉柄了。
当时朝中的权臣杨骏,想让王衍做自己的女婿,可王衍看不上这个争权夺利的未来老丈人,于是便假装发疯,最后顺利躲了过去。
后来,王衍娶了当朝皇后的亲戚郭氏,这郭氏凭借皇后的权势,到处搜刮财物,很是贪得无厌。
而王衍素来鄙夷郭氏的这种行为,但又没有办法禁止她,于是只能对她提出无声的抗议——生活中从来不说“钱”字。
才华、容貌、品德统统具备,所以无论是朝廷高官,还是民间高人,都视他为偶像,就连晋武帝司马炎也听说了他的名声,想请他出来做官。
从太子中庶子、中领军,到尚书令、未来的国丈爷,王衍已经由当年的闲散人成为了朝廷当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。
而且他还不是一个人在吹,朝廷官员在他的影响下,都以他为榜样,不干正事、不理民生,转而去吟诗谈玄了。
而此时的朝廷内部,明争暗斗越来越激烈,为了能够活下去,王衍变成了一个精致利己的投机客。
他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贾后的侄子贾谧,太子司马遹,东海王司马越的舅子裴遐。
王衍通过女儿的婚姻,一边归依太子,一边缔结后党,一边还不忘拉拢强势的司马氏宗亲,为自己买了多重保险。
后来,贾后与太子率先展开了争斗,王衍意识到了贾后的强大,所以便在第一时间上表晋惠帝请求女儿与太子离婚,迫不及待地与太子划清界限。
不过这次罢官正中王衍下怀,因为他深知现在正是乱局之时,“隐蔽不出,苟且偷生”才是最佳活法。
所以当赵王司马伦让王衍出来做官时,王衍故技重施,装疯砍伤了自己的婢女,不再参与时政,只为保全自身。
八王之乱开始了,司马家的几个王爷你方唱罢我登场,王衍也在政治斗争中随波逐流,屹立不倒。
正当西晋王朝内乱之时,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渐强大起来,其中更以石勒为首的羯胡最为猖獗。
不幸的是,司马越出师未捷身先死,于是众人便推举王衍担任三军主帅,接替司马越对抗敌人。
“我年少时就没有做官的愿望,然而积年累月升迁到现在的地位。今天的大事,怎能让我这样一个没有才能的人来担任统帅呢?”
那时14岁的石勒曾随乡里人到洛阳做生意,休息的时候倚在城楼边高声歌唱,不料正好被身在附近的王衍听见。
“刚才那个胡人小孩儿,我从他的歌声中听出了异于常人的志向,恐怕将来会成为国家的祸患。”
为了活命,王衍不仅将误国误民的罪责撇了个干干净净,还劝说石勒称帝,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。
乱局之中,作为朝中重臣、名士领袖的王衍,想的不是如何补偏救弊、拨乱反治,而是如何欺世盗名、苟且偷生,这便是不可饶恕的罪责。
“我的才能即使不如古人,但如果平时不崇尚浮华虚诞,而是勉力匡扶天下,也不至于落到今天的地步啊。”